教师,在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 | 头条
登山看景,我们常常在这山时觉得另一山的景致更美,到了那一山,又适得其反,觉得还是原来那山更美。
小时候,常常因为上学要早起而烦恼,加上还有功课作业,觉得读书实在是一件苦差事,很是羡慕大人们,可以自己做主,所以盼望着快点长大。可当我长大,可以自己做主时,又猛然觉得还是小时候无忧快乐,不用操劳柴米油盐,也无需忧虑家计琐事。
后来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事与此异曲同工,那次去一座深林公园,守园的是一对年老夫妻。我很是羡慕对这对夫妻,因为这里满目皆绿,空气里都透着清新,走在幽静的林间小道上,步步清凉。
然而,当这对夫妇得知有人羡慕他们时,神情诧异,感叹这里的日子枯燥乏味,远不如外面的生活多姿多彩、丰富有趣。
生活中,似乎处处存在这样的人为两难现象:我们总是不满意自己的处境而去羡慕他人,可如果与对方对换,又发现还是原来的好。如同登山看景,在这山时觉得另一山的景致更美,到了那一山,又适得其反,觉得还是原来那山更美。
我们所抱怨的,恰恰是别人眼里的风景。站在旁观者所看出的似乎总比当局者的要好,而自己所站立的地方似乎总是没有风景。
为什么会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?大概是因为,看别人,无关自身利害,所以能以安闲的心去欣赏去领略,带着创造性的眼光去审美;而看自己,身处利害之中,便会用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看待,少了一份欣赏和领略的审美心思。
再看我们教师职业,他人眼里教师有寒暑假,面对的又是最单纯的群体,真是清闲又有趣。可身处其中的我们,却全然不是这种感觉,工作量大且多重复,调皮孩子难管,还有其他琐碎事务,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倦怠感。
如何在这片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?答案是用一颗审美的心,去欣赏、去领略、去创造,在重复的事情里添加一点儿新的东西,或是在熟悉的点滴中捕捉到一些别样的东西,并用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,就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惊奇。
如此,熟悉的地方也能点化成美丽的风景,寻常的事情也成创造出不凡的奇崛。
增添一点新意,就能平中见奇
人人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,一件寻常物件,加上一点新意,便能平中见奇,平添魅力。如同素淡的蛋花汤,洒上几点葱花,便瞬间提亮了颜色,还芳香扑鼻,味道似乎都提升了几分。
教育中,若我们能培育起对教育细节的敏感性,抱持一点匠心,精心经营,便能将寻常的事物点缀得活色生香。
以奖励为例,教育中,奖励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手段,如果所奖励的东西重复又重复,那么久而久之,学生的兴致就会逐渐递减,奖励原本应有的激励作用也就跟着递减。
倘若能不断变换奖品,或是变换奖励的方式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,都可能带来不同凡响的心灵振动。
工作中,我会常常变换花样,让奖品以不同的面目出现,让它们变得新奇有趣。
有时是书籍,并告诉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,读书是为了使生活更有精气神;有时是卡片式书签,并在背面写上一句自创的名言或是寄语;有时是贺卡,尤其适逢节日或是外出归来带回的当地景点明信片……
更为重要的是,广开奖品的来源,不是停留于物品,而是增加它们的精神附加值。
比如与被奖励的学生一起合影,定格一个有点特殊的瞬间;
为被奖励学生量身定制一段精彩的评语;
进行即席采访,或是举办一个简短的庆功仪式或新闻发布会;
突袭式报喜,在学生尚不知情的情况下,给其家长打电话或发短信或发喜报;
在班级“荣誉册”上慎重记录下其名字,并请他留言或按手印;
组织其他同学高举双手两两相握搭出一条长长的“凯旋门”,或是组织其他同学面对面站成两排,让被奖励的同学从中走过,如同走过一条“红地毯”;
在教室后墙开辟“星光灿烂”和“成长足迹”作为奖励园地,凡有荣誉或奖项获得,都一一记录其上,成为一条看得见的学生成长的光辉路线……
这些奖品,不拘一格,但都附加了精神价值,有了这样的“附加值”,“身价”自然翻升。更为重要的是,它们注入了教师的认同、鼓励和关爱,这些都是神奇的“多巴胺”,让学生惊喜连连,自然神往不已。
许多事物,看似平凡,事实上平凡中蕴涵着不凡;看似简单,事实上简单中孕育着深刻。这些内蕴风景的素材或细节在教育中随处可见,就在我们身边,有道是“看似寻常最奇崛”,教育中的奇崛不在远处,就在一个一个看似寻常的细节里,呼之欲出。
附加一点“心”意,就能质中取妍
教育工作除了常规,还有不少其他琐事,另有一些循环重复的事,比如各种节日,每年都有,如果是连着带班,可能会苦恼于如何年年岁岁“节”相似,却能岁岁年年“礼”不同。
如何在一项看似重复的礼物中创造出惊喜和惊奇?最动人的莫过于增加一点“心”的意义。以教师节孩子们送给科任老师的礼物为例,我每次都组织孩子们精心“烹制”,三年不重样,年年让人历久难忘。
七年级时,我组织孩子们征集金点子,并一一记录。最后,孩子们决定,给每个科任老师画一副卡通肖像画,为他们私人定制一份小惊喜。并且全班同学相约在 18:18 分同时给每个科任老师发送一条祝福短信,让老师们的幸福感在那一刻爆棚。
八年级时,继续征集金点子,并遴选。最后决定,根据学科特点来描述每个老师,比如用文言文描述语文老师,用英文描述英语老师,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式描述科学老师,等等。且看孩子们给数学老师的礼物:
“已知:杨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;求证:杨老师是一位的老师;证明:……;结论:杨老师是一位的老师。”有人采用了反证法,有人采用了相似三角形证明法,也有人采用了数据对比法……精彩纷呈,让人忍俊不禁,也让人感动于心。
九年级时,因为面临毕业,同学们决定为每位科任老师量身定制一段评语作为礼物。比如他们赠给数学老师的礼物是:
数学老师啊,在线条交错的阡陌里,您耕耘着数的美丽。您说,人生如 X 方程,一切都是未知,于是我们追问:人生几何?您又说,人生是一道证明题,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已知条件,要用毕生的力量去求证。
您用尺子丈量曲直,用圆规规划圆缺,于是我们明白了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
您以讲台为圆心,以平等的爱为半径,书画着您的教育事业。我们无法用加减乘除来计算您的爱,但我们确信,在我们心目中您永远都是 +∞ 。
其他学科,莫不如是,都一一勾勒出科任老师的每个棱角切面。老师们说,这样用心的礼物,让他们泪目。
人真正在乎的不是物质,而是他人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。如果把这种爱以可感的形式表达出来,就能让质朴的东西变得美妍,闪耀出人性的光芒,创造出一方和谐、融洽的真情空间。
推广一点,所有的教育行为,都不应只是单纯的技巧问题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,建立在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和善意之上。
变换一下角度,就能常中存妙
同是一条萝卜,切块、切条、切片、切丁、切丝,吃起来都各具滋味。变换一下角度,或是变化一下呈现的方式,就能另辟蹊径,别开生面。
以学生最在意也最习以为常的“分数”为例,如果我们能加以创造性地利用,给它一个表现的机会,让它有不同的出场方式,那么一个简单的分数都可以在寻常中显出奇妙。我曾采用多种方式让“分数” C 位登场——
“减分”。一次要求 300 字以上的时事小论文,一位之前写不到 100 字的学生写了 150 多个字,字迹依然潦草,逻辑依然不清,但观点还算独到,按标准,至多 60 分。考虑到这个孩子已有可喜的进步,于是我给他打了这样一个分数:“ 90-20-10 ”,并就每个分数作了解释:90 分——观点独到;减 20 分——逻辑不够清晰;减 10 分——字迹太潦草,还有别字。
“借分”。一学生考了 59 分,他来找我,央求着能不能给加 1 分,就 1 分。我说,加分不行,不过可以先借给你 1 分,期末要还,连本带利借 1 分还 5 分,而且下次考 70 分以上才有资格还。
他思索了一下,行。追问为什么下次考 70 分以上才有资格还?如果不这样,还掉 5 分后,剩下的分数就不多了,而定在还 5 分,这是一个跳一跳能摘到的“果子”。期末,学生考了 76 分,扣掉 5 分,还有 71 分。
“空白分”。对一些当次考试不理想的学生,我有时会将总分栏空缺,让学生自己去统计,并写出反思。班上有一男生意外只考了 67 分,于是我在成绩栏中只打了个“?”。这位学生在计算总分时是越算越心疼,同时发现自己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知识点似懂非懂,临到考试就混淆。
“区间分”。一学生考试得了 63 分,我仔细分析了卷面,给他打了个“ 63-93 ”的“区间分”,然后把这位学生找来一一指点:这道题做错,是因为没有看时间点,出现判断错误,以致后面的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全倒,本来可以得 73 分,学生信服又心疼地点点头;再看这道题,同样类型的题,你在作业中也错过,后来改对了,这此又错,说明当时你只是答案改对了,但不是真正的订正,否则可以本来可以有 78 分……
案例一的分数同时还是一种评价,这样的评价从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他们的将来和发展。案例二借分给学生,“违规”满足了他的要求,其实就是播下期待和信任的种子在孩子心间。案例三的学生除了知道具体分值,更能主动分析失分的原因,以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。案例四定量判断与定性分析相结合,这样,原来的分值已经属于过去,重要的是区间最大分值,这才是明天的目标。
如此这般创造性地使用“分数”,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,虽然这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,但不同的期望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,并进而改变他们对自己智力因素的使用效率。
这样,习以为常的分数原来顿时变得如此温情,成为一种赏识,一种启发,一种激励,一种关怀,自然动人起来。
赋予特意定义,就能朴中见巧
教育的许多问题一旦落实下来,不过是寻常问题。面对寻常问题,若是见出它的动人的侧面,苦心经营,也能创造出一番胜境。如歌德所言,“诗人的本领,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,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。”
家校联系本,对班主任再熟悉不过,因为天天收看。每一天,每一本,我都是慎重回复,或开解,或倾听,或调侃。
学生如果写的是富有哲思的句子,我会在班上宣读以作分享;如果涉及个人秘密,我便会守口如瓶,如果是诉说个人困惑的,我会努力一一开解……
在我看来,每天用家校联系本和学生交流,培养学生真诚、自信、独立的品质,要比让学生做试卷,考取高分更加有意义。
我还每天轮流地把学生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内容在朋友圈里晒出,希望借此鼓励学生记录每天的生活,同时让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被老师在乎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还把这项留言取名为“凡人微语”,意为你我本凡人,说得都是微语录,但如此可以为每一天留下笺注,不空白,不虚度。
如此一来,学生的积极性可谓爆表,才华挡不住地流淌,虽都只是聊聊数语,甚至只是一两组图画,却无不是脑洞大开的想法,有幽默风趣的、有富有哲理的、有调侃逗乐的、有吐槽自嘲的。如——
“就算你是一根烂稻草,根大闸蟹绑在一起,你是大闸蟹的身价。烂稻草:我;大闸蟹:九班”
“学科学之前:我在喝西瓜汁;学科学之后:我在喝西瓜营养组织细胞的细胞液。”
“每当你仔细听那些嘲笑你愚蠢的声音,就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真的”
“买了一把尺子,我再也不是‘无尺之人’了”
“每天醒来,都先要想一想怎样‘开机’,然后还要加载好多‘文件’,让自己脑中‘有东西’,并且,最重要的是——把‘电’充满!”
还有许多灵魂画手,比如——
……
在大多数学生习以为常、觉得无趣的家校联系本,却成了我们班级孩子每天的快乐源泉。因为我每天轮流在朋友圈发送几条,也看乐了许多朋友,甚至被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媒体报导。
无需翻箱倒柜刻意制造,只需顺手采撷遇见的点滴和细节,独具匠心地进行了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,于是那些点滴和细节都成了教育的素材和资源,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家校联系本。
教育中,看似有许多重复,其实重复中蕴含着各种变化与可能。如同毕加索会把同一题材画了又画,原因是“光线每分钟不一样,每天也不同,所以我画出来的也总是新题材”。正是因为他能在看似重复的事情里发现不一样,所以总能创造出新题材。教师若能心中有“源头活水”,那么教育的天地处处是“天光云影”。
仙境不在远处,在乎寻常之间也;凡物皆有可观,存乎点滴之间哉。
郑英老师将出席一班一世界第三届班主任主题峰会(5月18日-20日)分享班主任素养新图谱的精彩案例与心得
郑英
全国优秀教师,德育特级教师,教育部“国培计划”专家库导师
本文为“新校长传媒”独家稿件
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▼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2594889720@qq.com
期待您的精彩分享
更多“专栏”文章
责编丨张磊
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报名